当前位置: 首页>>培训研修>>交流心得>>正文

教学实践报告——杨帆征

来源:  更新时间:2014-05-13 11:10:09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虽然在中央财经大学工作不到四个月,我在教学和科研的体验中产生了不少思考与感受:   

第一,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由于我所工作的研究中心只培养学术型硕士和博士,所以我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研究生的课程。与本科生的教学不同,研究生的课程专业程度要求更高,同时更强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首先,在设计教学大纲的时候,我就通过事前征集学生的意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作为授课的重点,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征集学生的意见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与改善,我个人认为成效还是不错的。其次,与本科生的大班教学不同,研究生课程的学生规模通常较小,完全可以实现在课堂上的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的结合,尽量减少教师“照本宣科”的时间,而增加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时间。在这种学术讨论中可以更好的判断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如何有效的组织和深入讨论则是对教师本身更大的考验。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学相长”最好的途径之一。再次,相对于选择一本或几本固定的教材,我认为通过精讲学术论文的方式效果更好。教科书的内容往往泛而不精,而许多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则更偏重于某个具体领域的研究,通过钻研几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可以更快地吸收其中更具前瞻性的知识内容。最后,关于作业和考试的安排,我觉得这里面的学问也是相当大的。平时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平时的作业练习和随堂小测验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认为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考虑练习的多样性。比如,在我教授的一门课中,我的作业要求包括文献综述、设计小实验和撰写论文评审意见,其中既有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也有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总之,主要目的是尽量从多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术能力。   

第二,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我也感觉到了他们的困惑:虽然现在已经普遍实现了学术与专业型两种硕士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的就业选择提供了方向。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划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专业型的硕士,他们可能已经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就业与学术圈不会产生交集,因此最大的学习目标是积累专业技能以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与之相对的,学术型硕士就应当立志从事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工作,但是有很多学生在硕士甚至读博期间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如此一来,这样的学生会对课业产生厌倦和懈怠的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个人的主张是,我们应该借鉴北美高校的做法,在退学和换专业的机制上更加灵活和自由一些。我有见过不少美国学生因为所学专业与设想的不一致而毅然退学的,当然更多的是选择换专业,在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中适时的转换和再选择。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学生选择退学的极端情况恐怕极少,但是我建议校方应该多一些空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台,这样可以让不适合学术之路的学生及时止步转而投向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同时也可能在专业型的硕士中挖掘出一些做学术的好苗子。   

第三,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教学与科研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绝不可以厚此薄彼。这不仅仅是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个人职业规划中最为关键的定位目标。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乃工作之本,我必须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是,不同于初等教育仅仅通过课堂教学传授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高校提供给我们最好的科研环境,所以不断创造最先进的知识技术是我们高校工作者的另一个重要职能。事实上,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绝对不是互相冲突的,虽然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需要动脑筋,最后完全可以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可以和学生之间迸发一些思想的火花,我有不少新的研究想法都是同学生在课堂里深入讨论时发现的。另外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创新的需要,我在整理文献的时候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新点子。其次,自己科研上的最新成果可以加入教学内容中,与其讲授其他人的研究,讨论自己的研究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而学生听课时也会更加积极有热情。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我认为老师带着研究生做科研项目是大有裨益的。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书本知识的学习已经远远不够,他们需要从各种学术实践中熟悉科研。因此,要求研究生参与一到二个科研项目是必不可少的。以我们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为例,我们的研究生每人都必须参加一年的人力资本项目,通过五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令人瞩目的。与我本人当年的研究生经历相比,中心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绝不仅仅是本科学习的简单延续,而是实现了质的飞越,这样的科研经历为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功奠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第四,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些困惑:就教学和科研这两方面来说,我个人觉得学校对于教学的管理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遵循校方的规定,积极提高教学水平,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断改进教学质量,这个总体的方向我还是相当明确的,我也十分有信心通过努力达成目标。但是,与之相对的,我在科研上的困惑要多一些:首先,科研启动经费严重不足,而科研经费的申请又十分困难。众所周知,科研项目都是需要经费支持的,最常规的方法当然是申请立项批经费。但是,国内对于经济学研究的经费支持并不充裕,绝对是“粥少僧多”的竞争局面。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我们申请科研经费的能力远远不及有经验的前辈,再加上资历尚浅以至于个人的发表文章数量极其有限,导致我们在入职之初的三五年内很难得到各种经费支持。如此一来,直接后果就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写不出来,许多有潜力的学术想法由于资金不足只能搁置。最后,因为没有亮眼的科研成果,我们的升职甚至“饭碗”都可能打了水漂。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恶性循环!当然,这种问题并不是国内所特有的现象,我相信任何一所大学或科研机构都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不过,在北美的高校里,针对新入职教师的科研扶持举措是相当常见的,而我个人认为这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做法。一般而言,由于有资历的前辈可以通过校外的各种渠道申请经费,校方的科研资源和经费都是优先考虑资历浅的新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资源分配,最优化产出收益。   

通过参加新教工入职培训,我在教学与科研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启发。尤其是通过与多位拥有30年教龄的教师前辈的交流,我在教师价值理念和职业精神上获得了全新的认识。我非常感谢学校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帮我顺利的解决了在职业起步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我制定一个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